人在異鄉,這幾天最掛心的事,莫過於台灣疫情的惡化。

 

今天起,新加坡也實行疫情管制了。

餐廳只能外帶;出門只能兩人。 兩人,那代表只要家裡有小孩,哪都別想去了。

我們一家四口,可能要分兩組,然後假裝不認識彼此,但應該很快就會被小孩破功,因為他們都粘媽媽。

 

我想起去年疫情剛爆發時,我從台灣回到香港後就封關了。那時候每天24小時一打二,還要顧及在家工作的老公;不同於平時育兒,疫情之下,也無法帶孩子出門放電。電力滿格的孩子對戰睡不飽的老母親,這場困獸之鬥,我真的舉白旗投降。也就是那段時間,我的身心緊繃到了一個頂點,臉也癱了,憂鬱又躁鬱。

所幸之後回到台灣,令人感到安心的台灣,讓我和孩子都獲得喘息的機會。那時候的新加坡案例與日俱增,老公不得已先去,我和孩子在台灣慢慢等,希望情況能有好轉。等了好幾個月,真的不動身不行了,我帶著兩孩子從台灣飛往新加坡。

我給孩子穿了長袖長褲,戴上口罩;我帶了兩條大浴巾上飛機鋪在椅背椅墊;酒精噴霧加消毒紙巾把自己座位連帶周圍都擦了一次;還帶了加護靈直接放在我們位子前面。為了讓他們乖乖坐好,一上飛機就開吃零食看電視。整個旅程我的心情算是穩定的,唯一擔心的是他們的手亂摸。

我記得抵擋新加坡後,度過了重重關卡終於要領行李了,雞排隔著玻璃門看見另一頭的老公,他大叫「爸爸~~」直線衝去,即使工作人員阻擋他,他還是興奮的叫著,拍著玻璃。

雞排跳進爸爸的懷裡,像隻無尾熊抓著爸爸脖子緊緊的;英雄在嬰兒車上不斷伸手要爸爸抱!父子三人分開三個多月,原本非媽媽不可的孩子們,繞著爸爸團團轉;而爸爸更是左摟右抱,孩子什麼大小事都親手攬下。

 

那時候好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飛,就帶著孩子繼續在台灣待著不是更保險。

身為一個母親,小孩的平安健康永遠放在第一位。

當孩子不斷的跟我說 :

「媽媽,我好想手機上挖個洞,就可以過去抱爸爸了!」

「媽媽,我什麼時候可以看到爸爸?」

 

我也有義務去顧及孩子的心靈。所以不斷在心裡拉扯與評估後,我才作了如此決定。

 

雖然回想起來,還是覺得挺冒險大膽的。可是到達新加坡那一晚,我們一家四口坐在餐桌吃晚飯,在新的床上哄睡孩子,我一直懸宕的心也踏實了。

就當作是育兒路上的一個挑戰,我接受了,也破關了。

我身邊好多朋友,至今已經因為疫情,和老公和孩子分開一年了。因為種種因素,他們遲遲無法團圓。他們遇到的困難,已經不是飛不飛這個決定。我為他們不捨,也為他們祈求奇蹟能快快到來。

 

凡事有利有弊。

疫情讓我們被迫進入另一種生活模式,可是也讓我們有時間沈澱下來,去領悟生活的真諦。

常聽人說: 「未來的事,未來再說吧」

過往我們總在為還沒發生的事準備著、奔波著、傷身著;現在疫情逼的我們無法想太遠,只要能過好現階段就夠了。

 

不去憂心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,準注於自己能實行的,並全力以赴。

疫情下的你我是,育兒路上的你我也是。

把每個當下做好,自然事情就會否極泰來。

arrow
arrow

    Mumu姆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